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financeestate/art/20131230/18571571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financeestate/art/20131230/18571576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financeestate/art/20131230/18571580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financeestate/art/20131230/18571305
四環醫藥(460)
每手股數︰1000
2013年12月30日收市價︰ $7.12 / 每手︰$7120 / 收益率︰1.56%
52週︰3.26 - 7.22
華熙生物科技(963)
每手股數︰2500
2013年12月30日收市價︰ $17.28 / 每手︰$43200 / 收益率︰0.12%
52週︰4.13 - 18.2
中國生物製藥(1177)
每手股數︰4000
2013年12月30日收市價︰ $6.02 / 每手︰$24080 / 收益率︰0.83%
52週︰3.63 - 6.45
鳳凰醫療(1515)
每手股數︰500
2013年12月30日收市價︰ $12.46 / 每手︰$6230 / 收益率︰n/a
52週︰8.56 - 12.82
銷售看升兩成 跑贏內地GDP增長 醫藥股明年料保強勢
【本報訊】內地醫藥市場今年首11個月保持高速增長達17.1%至5,315億元(人民幣.下同),單是11月更加速至20.6%。醫藥股今年股價亦表現突出,上海復旦張江(1349)更升1.7倍。分析師預期2014年醫藥市場仍維持15%至20%增幅,醫藥業界人士更預期,未來10至20年醫藥行業跑贏經濟增長。
記者:周燕芬
今年股價飆升63%的中國生物製藥(1177),主席謝炳對行業長遠前景樂觀,預期未來10至20年醫療衞生產業增長繼續高於國內生產總值(GDP)增幅。事實上醫藥業過往10年平均年增幅達20%,遠高於期間中國GDP年增幅約10%。
中信證券執行董事林一鳴分析,醫藥股今年備受市場看好,因屬國家政策扶持的產業,業績相對於其他內需零售等行業表現良好,加上內地人口不斷老化,財富累積亦以中老年人為主,未來數年續對醫藥需求有實質支持。明年行業銷售增長料近20%,並對股價有支持。國泰君安分析員孫鳳強預期,醫藥業市場可望增長15%。
農村市場發展潛力大
據《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》指,2012年中國健康產業總體保持平穩增長,產業規模達7.02萬億元,增長15.68%,預計2013年產值將達到8.15億元;將會提前超越國務院要求「在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」目標。
中央推動醫療保險計劃,亦是加速行業發展主因。謝炳尤其看好農村醫藥市場,因農村擁6.5億龐大人口,並得到政府逐步提升資助金額。「十多年前是零,至今已逐步增加至每人每年約200元醫療保險。」農民只需承擔10%至20%保費。至於城市醫保市場,則主要由僱主和僱員承擔。他以西安為例,月薪5,000元的員工,由僱主僱員分別月供6%和2%,一年的醫療保險費用便達4,800元。隨着市民收入提高,亦將有所增長。
不過醫保普及令藥價長期面對壓力。謝炳指國家進行藥物價格管控,希望廠家能提供平價藥物,供低收入醫保人士使用。中國生物製藥要透過研發較高售價的新藥應對。醫藥產業另一挑戰,是國家要求於2015年藥廠要實施新的GMP(優良製造標準),謝炳預期現時市場上約4,000至6,000間藥廠,只有1,000間符合要求,其他要額外投資提升設備質素,或停產或被兼併,大型藥廠反而因此受惠。
*****
擁科研能力 可看高一線
【小心揀股】
醫藥行業前景宏觀來看一片秀麗,然而並非所有相關股份都能受惠。分析師指,有自己品牌、擁有科研能力推出新產品的藥股,可看高一線。
國泰君安分析員孫鳳強推薦同仁堂科技(1666)和中國生物製藥(1177),因為醫改對同仁堂這類具品牌的中成藥影響不大,而且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意識日高,品牌產品較受惠,未來兩至三年純利有望保持25%至30%增長,目標價為32.5元。至於中國生物製藥將有新腫瘤藥推出,銷售渠道又逐漸完善,預期未來兩至三年盈利保持年增長30%,目標價為8元。
四環競爭力較強
復旦張江(1349)為藥股王,今年股價累飆逾1.7倍,預測市盈率超過40倍。今年首九個月盈利按年增72%至5,400萬元(人民幣.下同)。復旦張江管理層分析,公司研製皮膚病和腫瘤的核心藥物「有顯著療效」,面對的市場競爭又較少。他又指,旗下藥品不納入醫保範圍之內,故沒有直接受到藥價下降壓力。
四環醫藥(460)今年上半年盈利升33.8%至6.18億元。集團主席車馮升分析,主要受惠於獨家專利藥品所帶動,例如醫治心腦血管處方藥歐迪美、克林澳等,技術含量高,市場競爭力較強。雖然醫療改革將收緊醫院醫療預算總額,他強調對於集團所提供的治療藥物影響不大,相反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輔助性藥物受打擊將較大。
*****
醫療設備股 受打貪影響
【打擊需求】
醫療設備股今年同樣表現出色,原材料供應商華熙生物科技(963)今年股價累升逾三倍。不過分析員指,中央反貪腐或打擊醫療設備股的需求,前景或不及藥物股。
華熙生物科技製造HA原料用作骨科注射液、滴眼液、眼科手術粘彈劑、注射美容填充產品等。有醫藥設備股分析師指,華熙由原材料供應商,增值至擁有自身品牌及銷售渠道,又由銷售予企業,轉型至直接銷售予消費者,亦是本港上市公司唯一原料供應商。集團明年繼續有新產品投放市場,料業績表現仍然不俗。
前景或不及藥物股
不過國泰君安分析員孫鳳強認為,今年以來中央推行反腐行動,對醫療設備企業的影響仍然較大,因為病人可以延後半年使用也沒有問題,但藥物有需要時便要服用。
醫療股仍是市場吃香的板塊,從事內地醫院業務的鳳凰醫療(1515)今年11月上市,招股凍資約796億元,股價較招股價累升64%;其他醫療設備股威高(1066)和微創醫療(853),股價今年以來亦分別錄得36%和27%的增幅。
*****
魚樂無窮:鳳凰醫療明年等爆升
收爐味道越來越濃,上周五全日成交400億唔夠,但個別板塊如半新股及醫藥股依然炒得火熱,挾着雙重身份嘅鳳凰醫療(1515)乘勢抽升半成,喺擁有業務獨特、增長強勁及貨源歸邊三大賣點下,絕對有潛力做明年爆升股。
鳳凰醫療係首隻喺本港上市嘅純醫院股,截至今年6月底止,共經營11家綜合醫院、1家中醫院及28家社區診所,共計3,213張營運床位,以去年營運床位計,更加係全國最大私立醫院集團。由於醫院設備及醫護人員質素,高過公立醫院幾班,加上以北京為基地,絕對食正強國人富起來嘅龐大需求。
睇番鳳凰醫療近三年盈利,複合增長率高達50.3%,認真利害。上市集資約12億銀,當中逾三成將用作併購,雖然明年預測市盈率達41倍,但集團正向做大做強目標一步一步進發,今日嘅高估值,只會變成明日嘅低估值。
鳳凰醫療公開發售一手中籤率達100%,明顯向散戶傾斜,但上市後照爆升,反映基金搶貨積極,經過一個月嘅收集,貨源相信已盡落大戶手上。睇圖表,鳳凰醫療橫行近半個月後,上周終以大陽燭衝穿12元大關,再度逼近上市高位,成交更大增近三倍,聰明錢儲貨等爆升不言而喻,明年目標價直指20元,潛在升幅65%,達標難度不大。
唐牛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